首页>学习园地1

肠道细菌和富含类黄酮的食物相互联系,可以改善血压水平



该研究的首席研究员Aedín Cassidy博士说:“我们的肠道微生物在黄酮类化合物的代谢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以增强它们的心脏保护作用,这项研究提供了证据,表明这些降低血压的效果是可以通过日常饮食的简单改变实现的。”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全球粮食安全研究所的营养和预防医学主席和教授。

类黄酮是一种天然化合物,存在于水果、蔬菜和植物性食物中,如茶、巧克力和葡萄酒。此前的研究表明,类黄酮对身体有多种健康益处。黄酮类化合物会被人体肠道微生物分解,肠道微生物是消化道中发现的细菌。最近的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群(人类消化道中的微生物)和心血管疾病(CVD)之间存在联系,而心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肠道微生物群在个体之间是高度可变的,据报道,有心血管疾病和没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之间的肠道微生物组成存在差异。

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类黄酮可能降低心脏病风险,这项研究评估了肠道微生物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人员检查了食用富含类黄酮的食物与血压和肠道微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这项研究还调查了肠道微生物群的差异有多大,可以解释摄入富含类黄酮的食物和血压之间的关系。

这项研究招募了904名年龄在25岁到82岁之间的成年人,其中57%是来自德国PopGen生物银行的男性。(PopGen生物库的参与者来自德国北部的七个生物库网络。)在定期的随访检查中,研究人员评估了参与者的食物摄入量、肠道微生物群和血压水平,以及其他临床和分子表型。

参与者在过去一年中摄入的富含类黄酮的食物量是根据一份自我报告的食物问卷计算出来的,该问卷详细列出了112种食物的进食频率和数量。根据美国农业部关于食品中类黄酮含量的数据,对食品中的类黄酮值进行了分配。

通过从粪便样本中提取粪便细菌DNA来评估参与者的肠道微生物群。在禁食一晚后,参与者在最初的5分钟休息后,每隔3分钟测量三次血压水平。研究人员还收集了参与者的生活方式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吸烟状况、药物使用和体育活动,以及冠状动脉疾病的家族史,每天摄入的热量和纤维的数量,并测量了每个参与者的身高和体重,以计算BMI(身体质量指数)。

对日常类黄酮摄入量与肠道微生物和血压水平的分析发现:

  • 研究中,摄入富含类黄酮的食物最多的参与者(包括浆果、红酒、苹果和梨),比摄入富含类黄酮食物最少的参与者的收缩压水平更低,肠道微生物群的多样性也更丰富。

  • 在富含类黄酮的食物和收缩压之间,高达15.2%的关联可以用参与者肠道微生物群的多样性来解释。

  • 每天吃1.6份浆果(一份等于80克,或1杯)可以平均降低4.1毫米汞柱的收缩压,其中约12%的关联可以由肠道微生物群因素解释。

  • 每周喝2.8杯红酒(每杯125毫升)平均可以降低3.7毫米汞柱的收缩压水平,其中15%可以由肠道微生物群解释。

卡西迪说:“我们的发现表明,未来的试验应该根据参与者的代谢情况来研究,以便更准确地研究新陈代谢和肠道微生物在调节类黄酮对血压的影响方面的作用。”“更好地理解类黄酮代谢的个体差异,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从富含类黄酮的食物中获得的心血管保护效果比其他人更好。”

虽然这项研究表明喝红酒有潜在的好处,但美国心脏协会建议,如果你还没有开始喝酒,就不要开始。如果你喝酒,和你的医生谈谈适度饮酒的好处和风险。声明称在美国心脏协会的饮食健康,饮酒可以健康饮食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适量食用(每天不超过一个酒为妇女和男性每天2酒精饮料)和只有妊娠妇女和成人现有的健康状况,当没有风险药物和酒精的相互作用,或者个人安全和工作环境。

作者指出,这项研究的参与者来自普通人群,参与者并不知道这个假设。然而,残留的或未测量的混杂因素(如其他健康状况或基因)可能导致偏见,因此这些发现不能证明直接的因果关系,尽管研究人员确实在他们的分析中对广泛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调整。作者指出,这项研究的重点是富含类黄酮的特定食物,而不是所有的食物和饮料都含有类黄酮。

Journal Reference:

  1. Amy Jennings, Manja Koch, Corinna Bang, Andre Franke, Wolfgang Lieb, Aedín Cassidy. Microbial Diversity and Abundance of            Parabacteroides            Mediate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Higher Intake of Flavonoid-Rich Foods and Lower Blood PressureHypertension, 2021; DOI: 10.1161/HYPERTENSIONAHA.121.17441

咨询平台 我要吐槽 返回顶部